2023年10月15日下午15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杨全红教授应欧洲杯线上买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中心李箐教授邀请,在我校wisco 607会议室进行讲座,题目为“从锂到钠,筛分型碳负极的前世今生”。
![](/__local/1/45/90/67BDEB1610E12927C65FDE9B0C3_9F5AC7CD_A2B1C.png)
杨全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北洋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长江学者、万人领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从事碳功能材料、先进电池、储能技术和双碳战略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
![](/__local/D/7A/B3/8C90EEB2A9C5FCE3653108D8ABE_1400DA1C_E107D.png)
杨全红教授长期致力于先进储能器件的研发,在报告中他分别介绍了锂离子、钠离子进入碳负极材料的原理,并且深入讲解了钠离子电池中碳负极材料筛分结构的设计策略,以及详细阐述了筛分型碳材料提高钠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库伦效力的机理。在报告的尾声,杨教授用自己的一首现代诗歌对“筛分碳”结构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__local/F/4A/76/874CF05FF39735CF3DC98A61758_4612106E_2C50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