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冠杯”大学生铸造工艺大赛预选赛 暨“材料杯”铸造工艺大赛决赛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3-16 点击量:

2016315日晚1830分,永冠杯大学生铸造工艺大赛预选赛暨材料杯铸造工艺大赛最终答辩在东三楼三楼会议室举行,各队参赛选手面向评委展示方案并接受点评、指导。樊自田教授、廖敦明教授、吴树森教授作为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辅导员王黎、易幸存,学生负责人万坦出席大赛。

1830分,答辩开始。A组各队的赛题铸件铸型复杂,壁厚非常不均匀,但各队似乎都成竹在胸。在A组长达半个多小时的答辩过程中,参赛队员们为评委和其他参赛者展示的铸造方案各有千秋。各种巧妙的解决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每每有人答辩结束,现场总会掌声雷动,这是对他人的喝彩,也是为自己的鼓励。

相较A组,B组的赛题难度毫不逊色,铸件上非机加工的长孔的存在更增加了铸造难度,砂芯往往要分成数个。但在答辩过程中,各个参赛队伍依旧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他们方案的优化彰显出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之有效。冒口形状的变化、数量的减少,浇道的改良,使得他们的方案更为高效合理,工艺出品率也在一步步的改良中得到提高。旁边的其他队伍聚精会神,仔细倾听、记录,从他人的方案中借鉴经验。

C组的中小型件同样显得十分棘手,参赛各队PPT中展示的早期方案也都显示了他们曾遇到的困难,模拟图的热节上布满了各种缩松。有志者,事竟成,通过对冒口的设计改良和冷铁的巧妙布置,参赛队伍的方案都实现了零缩松,零缩孔的目标。

最后是D组,作为赛题的座体看似外形简单,但巨大的底板和较多的肋板无疑增加了缺陷形成的概率。并且铸钢件没有灰铸铁的自补缩能力,如何补缩,这也成为了D组各队一个不小的挑战。D组队伍型芯的摆放位置,浇注方向都做了各种尝试,但他们都从先前的方案中吸取教训,在缩松处放置冷铁,迫使液体向冒口方向逐渐冷却,从而避免了缺陷产生,并保证了机加工性能。最后出场答辩的组是大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细致认真地为在场所有人讲解方案细节,精致的动画和精确至每一个铸造圆角的图片,体现着他们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尽管方案的表达并不尽如人意,但他们敢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也收获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凡事必有不足,三位教授在仔细翻阅纸质方案、观看PPT之后,一一对参赛各队的方案提出了一些批评和指导意见。参赛队伍虚心接受点评,在一旁认真倾听并作着记录。

经评委讨论、打分、统计最终决出“材料杯”铸造工艺大赛的一、二、三等奖,也为“永冠杯”大学生铸造工艺大赛的作品输送提供了重要参考。

'); for(var i=0;i
  • "+l.split(',')[0]+"
  • "); } document.write(""); }

    Copyright © 2016  欧洲杯线上买球|搜狗指南